盖世文学>青春>幻之盛唐 > 第六百七十章 请出,探乡
    第六百七十章请出,探乡

    木鹿城的易手,也代表着广大呼罗珊地区最后抵抗意志的最终消亡,作为坚城和守卫信念的标志,既然总督大人集数省之力,聚财赋兵马于呼罗珊,用十数万人和数十万人工构筑的战线,都没能挡住塞里斯大军缓缓西进的步伐。

    于是那些最坚信不疑的人也无法不产生动摇和混乱,而剩下的大多数人,抱着既庆幸又悲哀的心态,也开始尝试接受新统治者带来的变化。悲哀的是木鹿城居民的最终下场,庆幸的是木鹿城的遭遇,暂时并没有被扩大的迹象。

    以木鹿城的失陷为风向标,依托着内夫山脉仍然在坚守的少数城镇和据点,成群结队的开始投降,北方草原边缘的十几座还没有来得及被攻取的城市,也主动送来了降表和代表顺服的礼物。

    那些逃进沙漠、草原和山地中的散兵残勇,也在桀骜不驯的山民和部族头人、首领的驱赶下,纷纷重新走了出来,向占领军的巡逻队交出武器和旗帜。

    一时间道路上满是大队小股被押送的降俘,只需要很少的看守,多数情况下甚至不用担心他们逃跑。

    作为构成呼罗珊旧统治上层社会的大多数官吏、贵族、武士和神职人员,几乎都在木鹿城的沦陷中遭到了覆灭,新征服者正在有条不紊的用自己的人和外来移民,填补这些空白,于是具有一定身份的投机者也开始零星的出现了,虽然不多,但也代表了一种社会变革的趋势。

    自此,除了内布沙尔一隅外,王朝东部版图最大,人口最多,土地和出产最富庶,商贸最发达的核心行省呼罗珊,宣告沦陷。

    麦海迪皇太子的援军,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却还是晚了一步,他们在山脉东麓,遭遇了小股敌人,并击溃之,从俘虏口中获得现今的噩耗。而且这种噩耗被充分夸大了。

    这时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至高的不再眷顾,他却做出一个充满争议的决定,南下内布沙尔,与退守到那里的残余军事力量会合,以东方的伊拉克——伊斯法罕省区为后盾。

    这里是古代波斯帝***事集结地,也是大陆公路中部最大的商业重镇和贸易集散地之一。可以有效的就近获得足够财赋和兵员。

    这个当时看起来极其稳妥的决定,几乎间接影响了呼罗珊地区的将来。

    内布沙尔狭窄而险要的地形,既阻挡了敌人,也妨碍了对外的反攻。如果这位皇太子长驱直入,还有众多城市还在战斗或是并未沦陷,并牵制了大部分塞里斯人的兵力。

    因为可以抢劫的地方和对象太多,那些附庸势力和仆从部族的军队,也几乎四散开来,没有多少心思追击残敌,要将他们收拢起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而呼罗珊的各个方向都与王朝的行省邻接,只要有足够的号召力和威望的人出现在战场中,那些因为战败消息而六神无主的总督或是地方大员、贵族们,也会欣然几集响应,以改善自身迫在眉睫的危机。

    而塞里斯人则很可能陷入四面八方围攻和内部群起反抗的严重危机中。

    相反的是,塞里斯人夺取了呼罗珊大部分地区控制权后,却的陷入一种战略攻守之间的尴尬和困境。

    作为大陆公路的路口和中亚的交通枢纽,呼罗珊的位置太过重要,区域又足够大,便利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让掌握了这里的古代王朝可以轻易的向四面八方进攻和拓展,但是相对的失去周围山地和沙漠的屏障之后,呼罗珊也是一个不利防守的四战之地。

    塞里斯人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多兵力,可以在消化巩固当地的同时,投入到周边的侵战中去,反而要维持起一只足够的机动兵力,以应对各方向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