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文学>青春>幻之盛唐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向南向北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向南向北二

    半个月后,仍然在彭城,仍然是烟雨蒙蒙。

    看这手上的姗姗来迟的回书,

    “见鬼了”我心情就和这发霉的天气一样糟糕,忍不住骂出来。“真是。”

    朝廷那些人怎么想,明明许多迹象和证据已经多方面指向范阳了,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心存侥幸理。或者说朝廷对这次收编,冀望很大。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史思明这一手受伤交权的以退为进,做的很是高明,朝廷甚至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同情者。为了表达姿态,史部不但退让出一些三郡以外的州县,他甚至还象模象样的劝说和号召散布在其他地方的叛军,考虑向朝廷投诚的事宜,虽然我很怀疑这种狼外婆式的声明能有什么作用。

    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下,突然跳出个人来说,“狼来了”。就不免被冠上一些诸如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破坏祖国统一,影响安定团结的猜想。

    毕竟,我一贯以来的坚持,只是一个推测和猜想而已,所有的依据也只是我方类似一面之词的产物,在某些别有想法的人看来,实在不足为据。仅仅有一个御使大夫张镐,有限的支持也没用,还被某些人告戒龙武军不得轻起衅端。见鬼,我象好战的人么。

    这就是最光明正大的让你有些无可奈何的阳谋。

    于是我得到的命令,丝毫没有让龙武军北还的意思,却叫我去协助张镐处理地方事务。甚至连那位颜老尚书,也来书隐晦的劝过,显然也不看好我的猜测。

    淮上大户集体抗税事件,沅州州兵闹饷事件,宋州流贼为乱,一桩接一桩,几乎让龙武军城管

    一时忘情,正想骂人。却听左司马岑参端起茶盏,轻轻咳嗽了声。

    我才想起眼前一位信使还在等着,于是什么素质、风度之类的东西又回到我身上。

    “实在失礼了”

    转向眼前这位不动声色,垂手恭立的中年宦官,

    “这位公公怎么称呼”

    “不敢当,卑下刘日新,在内厩听差”他抬起头来笑了笑,却是与我见过的多数宦人一样的白皙而略有富态,眼神中透着恭顺与谦卑。

    “就是坚守武威有功的那位刘中使么”岑参突然开口道

    原来,这位也是个能宦,据已查明的去年武威胡乱中,原河西兵马使盖庭伦,勾结武威郡昭武九姓胡商首领安门物等人,杀死权节度使周泌,聚集兵众至六万人,武威郡七城中,这些胡人已占据了五个,只有这位中使刘日新,与支度判官崔称率领两个城还在坚守,硬是拖住叛军直到朝廷前来平乱,才没让这场叛乱扩散到其他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