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文学>青春>幻之盛唐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糊弄与忽悠
    第三百九十六章糊弄与忽悠

    不久之后,梁府就放出风声,说从南海佛门圣地婆罗浮屠,得到十一枚佛骨真身舍利,有待高僧前来鉴赏。并视情况将进行拍卖,

    为了加强效果,又有传闻说,如果用佛骨舍利磨成粉合药服用,可以延年益寿怯病去疾,更可以在死后顶十万功德。

    于是,

    有传闻又说,已经有宫使拜会了府上,特地咨询此事真伪,并传出那位小殿下,希望以舍利子合药,为当今圣上祛病祈福,以尽孝道。

    于是,舆论哗然,群众震惊,一群和尚连夜进宫。就有了这个忠君爱国祈福法会兼是非辩才无遮大会。

    无数穿着绣金线的袈裟庄严法相,神情肃然,禅音梵唱,响彻天地,如天花乱坠,又清香四溢,与背后的初阳印照一身,仿佛佛光交融一体,生无量光明,浑然一色。

    “这怕不是一个菏泽神会之后的又一场佛门盛事。”

    见过这场景的人,无不是这么赞叹道。

    长安禅林之首的大兴善寺内,佛骨舍利鉴识辨真大会刚刚结束,十八位各大禅林派出来知识最渊博的守典僧,通过校验典籍和史志一致推定,这就是当年佛祖涅磐身化的十万八千颗舍利之一。

    然后就是通过佛门辩经说法,以决定佛骨舍利在各宗门的最终归属。更关键的也将决定僧官的分属,因此象是一个利益妥协和交换后的产物。至于其获得的来历和过程,好像顷刻间及被人们所遗忘了。

    用小丫头的话说,要想让一群狗狗不向你乱吠,最好就是丢一块肉骨头,让他们咬去。

    当然,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前来讨主意的薛景仙的远房族弟——祠部郎中薛据,也是一脸汗然夹背兼我什么都没听见的表情。

    他也是我门下少数的裙带关系之一,于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人相交甚深,他本来是大理司直,安史之乱后,由于曾陷入叛军之手被困洛阳,又遭谗妬,至唐军收复长安后,尚蒙冤屈,未被任用。还是走了薛景仙的门路,托庇于门下,才从历史污点的留用人员中拉出来的。

    后来剥皮御史郑叔明,被朝廷当作替罪羊以谢天下,原本靠卖度牒位朝廷凑钱的词部郎中,也因为形势的需要被牺牲掉,没人愿意顶这个臭名昭著的位置,吧皮球踢到我这里来,我作为挂名的上司,就推荐了他。

    要知道祠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及僧尼簿籍等,管的都是些对别人来说鸡毛蒜皮的零碎,却对我掌握的东西颇有大用,理论上对这些佛门禅林,有生杀大权。

    更关键的是,他也是法会上,作为朝廷的代表出现的。责任重大的他到现在都还是战战兢兢,满脑门子汗,不时把求助的眼光凑过来。

    他正被包围在高达丈余的法台上。

    周围是由僧人各色方阵组成的曼陀罗坛城,光头澶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怕没有上千之众,这些还是官府在册登籍的各大小禅林的主持,僧正、长老之类的头面人物,围绕他们的中下阶层的僧人更是不计其数,齐声颂经起来,也是蔚为壮观,梵声雷动,远近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