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文学>青春>宋耻 > 第两百零九节 破局(1)
    李慢侯跟公主一起回到山东,住进略显拥挤的州衙中。

    规模庞大的东海郡王府正在修建中,而且没有放在古东海郡所在的海州,而是放在了山东。

    对此朝廷不但不用礼制反对,反而非常支持,派来专业的营造官员负责建造,一应费用都是朝廷出。

    原来他们还懂一些地缘政治,让李慢侯将郡王府不合规矩的放在山东北部,似乎东藩的出击方向就更方便向北,往南就是绵延的鲁中山脉。如果放在海州,往南就是沃野平原,冰封直达长江。

    李慢侯倒是没想那么多,他选在齐州,只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更方便辐射整个藩地。

    回府之后,发现确实积压了太多事情,也发生了一些大事。

    契丹人的使者已经离开临安,听说还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满,遣使问责。宋庭解释说,跟辽国谈的只是普通的通商事宜,不干任何军政,更没有外界传言的盟约。

    萧塔不烟跟皇帝、宰相都约见过,可惜备受冷落,除了通商问题,宋庭什么都不谈。

    宋庭希望每年辽国能来朝贡,给予丰厚的赏赐。

    这次萧塔不烟就得到了价值上百万贯的各种赏赐,可惜没有得到她最想要的。她转手就将赏赐折现,然后通过杭州的公所系统,将钱汇到辽南。

    萧塔不烟希望宋国派船将她送去辽东的要求宋庭也没有答应,反而严密看管,生怕萧塔不烟租用民船,被金国误会。

    最后萧塔不烟只能派她的副使,携带大辽皇帝耶律大石的圣旨,以及对辽南契丹人的封赏,前往辽南地区抚军。

    耶律大石的圣旨也很奇怪,非但没有要求这些契丹势力反扑,反而命令愿意投奔他的契丹人离开辽南,去西域跟他汇合。

    最终有两万人愿意投奔耶律大石,其中有一万多是在曷懒甸放牧的辽国西北部契丹人,还有几千燕云汉人也愿意去投靠大石。

    这些燕云汉人的身份很尴尬,生活在宋国和金国的夹缝中,两个国家又都不信任他们,而以前在辽国的时候,他们只是二等公民,现在反而是残存的西辽政权更愿意接纳他们。

    这两万多人,戴上他们的家属,总计四万余人,其中有一万余妇女,有数千幼儿,也有数千光棍,却没有一个老人。

    “看来耶律大石的处境,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啊。”

    李慢侯感叹。

    耶律大石当初只带了三百人离开天祚帝的大军,然后赶到阴山以北,漠北高原中部的可敦城。召集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周边七州的辽国驻军,其中有契丹人也有汉人,契丹人不擅长步战,守城的任务往往大量使用燕云汉人步兵。